刘伶曾写下一首,大意是:自己行无踪,居无室,幕天席地,纵意所如,不管是停下来还是行走,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,惟酒是务,焉知其余。其它人怎么说,自己一点都不在意。别人越要评说,自己反而更加要饮酒,喝醇了就睡,酲过来也是恍恍惚惚的,于无声处,就是一个惊雷打下来,也听不见,面对泰山视而不见,不知天气冷热,也
刘伶曾写下<>一首,大意是: 自己行无踪,居无室,幕天席地,纵意所如,不管是停下来还是行走,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,惟酒是务,焉知其余。其它人怎么说,自己一点都不在意。别人越要评说,自己反而更加要饮酒,喝醇了就睡,酲过来也是恍恍惚惚的,于无声处,就是一个惊雷打下来,也听不见,面对泰山视而不见,不知天气冷热,也不知世间利欲感情。刘伶的这首诗,充分反映了晋代时期文人的心态,即由于社会动荡不安,长期处于分裂状态,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,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浇愁,或以酒避祸,以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。
他身高仅一公尺四十,不仅人矮小,而且容貌极其丑陋。但是他的性情豪迈,胸襟开阔,不拘小节。平常不滥与人交往,沉默寡言,对人情世事一点都不关心,只有和阮籍、嵇康很投机,遇上了便有说有笑,因此也加入了七贤的行列。
他在官职方面,做到建威参军。据说在泰始年间,他初上意见书,主张“无为而化”之说,却被斥为无益之策。当时同辈们都得到高第官位,只有他被罢了官。罢了官以后的刘伶,更是日日醉乡路稳宜频到,终於嗜酒寿终。反而在那文人动辄被杀的乱世得以苟全性命而寿终,也可谓 不幸中之大幸 了
他经常乘鹿车,手裏抱著一壶酒,命仆人提著锄头跟在车子的后面跑,并说道:如果我醉死了,便就地把我埋葬了。他嗜酒如命,放浪形骸由此可见。
有一次,他喝醉了酒跟镇上的人吵架,对方生气地卷起袖子,挥拳就要打他,刘伶却很镇定从容地说:我这像鸡肋般细瘦的身体,那有地方可以安放老兄的拳头。对方听了,笑了起来,终於把拳头放了下来。
还有一次,他的酒病又发作得很厉害,要求妻子拿酒,他的妻子哭著把剩馀的酒洒在地上,又摔破了酒瓶子,涕泗纵横地劝他说:你酒喝得太多了,这不是养生之道,请你一定要戒了吧!刘伶回答说:好呀!可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没法戒酒的,必须在神明前发誓,才能戒得掉。就烦你准备酒肉祭神吧。他的妻子信以为真,听从了他的吩咐。於是刘伶把酒肉供在神桌前,跪下来祝告说:天生刘伶,以酒为名;一饮一斛,五斗解酲。妇人之言,慎不可听。说完,取过酒肉,结果又喝得大醉了。
刘伶裸身于屋中,客人进屋找他,假如有人来讥讽他,刘伶说道: 天地是我的房屋,室内是我的衣裤,你们为什麼要钻进我的裤裆裏来?杜康造酒醉刘伶
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,因嗜酒如命而出了名。他打听到伏牛山北麓杜康仙庄的杜康酒味道醇厚,香郁浓重,曾作为宫廷御酒专供朝廷饮用,要是不饱饱口福,就要终生遗憾!
这一天,他出洛阳过龙门,朝杜康仙庄一路问来。行至街头,看见一家酒肆,门口贴着一副对联,写的是:猛虎一杯山中醉;蛟龙两盏海底眠。他不禁愣神:何等样的酒?这么大的口气!一问,知道便是杜康酒肆。心说:我倒要领教领教酒力如何!这么想着,已经走了进去。一看有个老翁正在等客,问过姓名,正是杜康。杜康见刘伶进来,忙笑嘻嘻的起身迎问:“客官是吃酒吧?”“吃酒,吃酒。你店里好酒有多少?”“不多,一坛。”“一坛?一坛够吃?”“一坛酒还要供好多人喝哩,你能喝多少?”“能喝多少?倾坛喝光也不会够的!”“天呀!喝一坛?三杯也不敢给你,你要吃过量了,我可是吃罪不起!”“哈,哈,哈!三杯?你是怕我付不起酒钱?银两有的是,你就连坛给我搬来!”杜康一听,又道:“客官,我的酒凡喝的,都是一杯,酒量再大,大不过两杯,你要执意多喝,请给我写个字据,出事了,我不担干系。”刘伶道:“那好,拿笔来!”店小儿忙拿出笔墨纸张摆放停当,只见刘伶写道:“刘伶酒如命,倾坛只管饮,设或真醉死,酒家不相干!”下款署名刘伶。写罢交给杜康,杜康便让店小儿搬出那坛酒,放于刘伶面前,任他喝去。
可知刘伶吃酒是海量,又是晋代“竹林七贤“之一,整年出游,行无定址,好酒不知喝过多少,从没有醉倒过。只见他端起酒杯,咕咚咕咚,一杯酒倾刻见了底。这时心里暗惊:酒力果然非凡!一边想着又端起了第二杯,两杯酒下肚,已是晕晕乎乎,头重脚轻,已无勇气再喝了。但转念一想,自己已经夸下海口了,包喝一坛,如今三杯酒喝不了就成了这般熊样,岂不让人笑掉大牙!想到此,又战战索索端杯在手,勉强喝了第三杯,只觉得天旋地转,两眼发黑,情知不妙,忙起身离店出走,往家急赶。
刘伶踉哩踉跄到了家里,床上一倒,不省人事。一连三日,摇着不动,喊着不应,都道是死了。只好备了棺木,合家老幼,号啕哭喊,送出去埋了。
那么有人问了:刘伶晋人,杜康黄帝时人,时差几千年,这时杜康咋又造酒醉死了刘伶?这里还有个“弯弯”不得不交代清楚。
且说杜康当年因造酒闻名,被黄帝启用为“宰人”之后,消息传到天宫,受玉皇大帝所诏在天庭当了酒仙,刘伶原来是王母娘娘的一个书童,在天宫嗜酒成癖。一次,因偷喝了王母娘娘“蟠桃宴”上的“御酒”又绊倒了王母的玉石酒杯,王母盛怒,贬他下界投胎,以惩此过。这时正是西晋,书童投胎到沛国刘门之中,取名曰伶,字伯伦。他虽然自幼聪颖,勤奋好学,后成为“竹林七贤”之一,但酒性不改,整日以酒为乐。
忽一日,王母娘娘掐指一算,书童下界已到归期,只是无人超度何能归来?于是便想出一个主意:他因嗜酒遭贬,还应以酒点化,这便想起了酒仙杜康。她唤来杜康,如此这般交代了几句,杜康便遵旨下界,依言而行。
这一天,杜康屈指算来,刘伶醉死已经三年,该是招醒的时候了。他便依然酒翁打扮,肩背褡裢朝刘伶家走去。到了门首,恰有家人守门,见是一翁求进,忙回禀进去,正好刘妻出门迎见。一见门外站一翁,虽然白发如银,但精神饱满,相貌不俗,遂问道:“客人何处来?有何见喻?”杜康听了,故问:“此是刘伶贵府吗?”“正是寒家,客人找他何事?”“你是——”“我是他内室,有话直说。”“既是如此,何不引出刘贤弟一见?”刘夫人听了这话,泪珠子倏忽滚落下来:“我夫三年前在外归来,卧床不醒,疾然长逝,已殡埋久矣!”杜康一听故作惊讶:“哎呀呀,惋惜惋惜!他在我店吃了酒,不曾付钱带醉而走,今年好三年,我特来讨要酒钱,不想他已辞世入土了,这这这——”刘伶妻子不听则已,一听这话,顿时怒从心头来,指着杜康道:“正不知我夫君死因何来,原来是喝了你的酒。你用什么酒把他毒死了?咱去见官!”话犹未了,早拽住杜康衣襟硬扯不丢,哭喊不止。杜康此时不慌不忙说道:“你家夫君不是死了,是大醉不醒。”但刘妻哪里肯信,依然纠缠不休:“你是畏怯见官,才诡称他没死。即使没死,已入土三年,焉能生还!”杜康正色道:“他真没有死。不信,可以掘墓,开棺验看。”这时众人聚拢围观,大家一则有奇心,二则是看那老翁言语认真,便七言八语插上话来说:让他开馆来看,若真的没有死不更好;如果死了,再见官不迟。刘夫人一听止住了哭声,便叫了几个强壮后生拿了家什一同到刘伶墓上来了。
挖开土,启去棺盖,大家争看,但见刘伶面色红润,似熟睡一般。正在众目惊视之时,只见杜康挤上跟前,伸手朝刘伶额头轻轻一拍:“起来吧贤弟,王母有旨,随我回天。”大家听了,都茫然不解,却见刘伶打个哈欠,睁开眼仍连声赞道:“好酒,好酒!”旋即坐了起来。这时刘夫人破涕为喜,急上前搀扶转家,但见墓坑之中忽然升起一团白烟,团团旋转,把刘伶旋在其中。这边,杜康也轻轻跳入烟团,与刘伶相对而坐,徐徐升腾,越升越高。一旁急坏了刘夫人,她一见夫君随空升去,茫然不知所措,遂又舍命哭喊,但也无济于事。这时只见杜康取过褡裢,随手抛来。及至着地却幻作白练一条,上有七言诗四句,大家围看,只见写道:
刘伶本非凡夫子,原是王母一书童;
因酒遭贬归下界,今已罪满回天宫。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fa788.com/59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