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3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,并回答媒体提问。
走出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?本轮疫情是否已经结束?
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,从公共卫生角度看,一个疾病疫情的流行强度可以分成四类:散发,暴发,跨市、跨省播散,跨国、跨洲传播。
走出大流行的标志,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:一是累计感染率、新发感染率处在什么状态;二是人群抗免疫屏障、免疫保护率达到什么状态;三是看病毒有没有发生质的、有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;四是每日的接诊门诊量、住院情况、重症情况、死亡情况,以及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应对的能力;五是看整个防控能力,从机制到控制这个疾病的手段和能力是否基本具备。
谈到“决定性胜利”,梁万年表示,实际上对我们国家来说,它就是意味着我们已经经受住了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和考验,建立了比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。如果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,可以说这个疫情已经基本结束,但不能说它是完全的结束。现在的感染在我们国家来看,还是处在零星的、局部性的散发状态。
最近又出现发烧、腹泻等是否为新冠“复阳”?近期有学生初次感染新冠该如何应对?
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,新冠病毒感染以后,主要表现为发热、咽干、咽痛和咳嗽等症状,部分患者可伴有腹泻症状。当出现发热、腹泻症状时,我们应重点考虑是否为急性胃肠炎等肠道疾病,尤其是目前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。近期,疾控部门网站、微信公众号都陆续发布了诺如病毒感染健康提示,公众可按照相关提示做好防护。
目前各地仍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发生,既往未感染过的人仍存在被感染的可能。学校是人群集中、密度较大的场所,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后,未感染者存在感染风险,但由于目前我们人群整体免疫水平比较高,发生规模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较低。当学校发生疫情时,要平衡好疫情处置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关系,由专业人员根据学生既往感染水平、疾病严重程度、疫情发展阶段、病毒的感染株等进行综合研判和风险评估,然后做出相关的处置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小蚂蚁-大泸文化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fa788.com/454.html